2024年,桂林市信访局坚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、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,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,履行好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,强化信访问题源头治理,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,加强法治信访宣传教育,引领带动全市信访系统牢记“为民解难、为党分忧”政治责任,为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贡献信访力量。
一、主要做法及成效
(一)突出政治站位,全力以赴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。市信访局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,通过“班子领学、支部促学、全员共学、个人自学”的方式,全局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、自治区党委关于全面依法治区和市委关于全面依法治市的工作要求,全面提升信访干部队伍注重依法履职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信访工作、解决信访问题的能力和水平,进一步推动了信访工作和信访行为“双向规范”。
(二)突出法治宣传,尽心尽力营造信访工作法治化浓厚氛围。2024年,市信访局举办以“深入贯彻落实《信访工作条例》 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”为主题的《条例》实施两周年集中宣传活动,积极构建网络、板报、电视、微视频、宣传屏“五位一体”的多元化宣传矩阵,促进《信访工作条例》进党校、纳入“八五”普法等工作纷纷落地,不断强化法治引导,编印“路线图”“导引图”“工作指南”等进乡村、进社区、进单位、进基层、进学校,各县(市、区)、各有关单位开展《信访工作条例》宣传活动,印发《条例》宣传单,使《条例》真正贴近基层、走进群众、深入人心,有效发挥了引领群众思想、传播信访声音的积极作用,在全社会营造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、解决问题用法、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。
(三)突出源头治理,竭尽全力推动信访问题在基层化解。市信访局注重强化信访源头治理,要求将信访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的重心下移、关口前移,夯实基层基础,维护信访秩序、推进做好信访工作法治化的前端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强化矛盾风险源头预防,双向发力、双管齐下,既用好用足基层和群众力量就地化解矛盾,又充分发挥领导干部“头雁效应”,有效推动在我市形成了“预防在源头、化解在初访、息诉在县域、服务在延伸”的信访新生态。
二、存在问题
一是信访工作法治化宣传教育方面存在不足。信访工作法治化宣传教育面不够广泛,宣传方式方法不够丰富,少数人员对信访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度和辨识度不够高。
二是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有待提高。个别同志学法不够系统深入,运用法律、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足,导致运用法治思维解决突出信访问题的水平有限。同时,依法分类处理群众信访诉求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也有待提升。
三、下一步工作措施
(一)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。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,吃透精神实质、把握核心要义,对照新形势、新挑战,对标高标准、严要求,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武装头脑,提升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能力。
(二)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。围绕“权责明、底数清、依法办、秩序好、群众满意”工作目标,全面落实预防、受理、办理、监督追责、维护秩序“五个法治化”和转办督办、按时处理、问责问效、依法治理“四个到位”的要求,在全市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,着力提升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的能力和水平。
(三)进一步加强信访法治教育和宣传。以《信访工作条例》学习宣传常态化、长效化为抓手,以依法依规信访“路线图”、处理信访事项“导引图”为关键抓手,大力开展信访法治宣传教育,实现规范办理、有序信访的良好局面。按照“三到位一处理”的要求,实现信访工作和信访行为“双向规范”,让信访工作法治化落地见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