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林市信访局
  • |登录
  • 无障碍
  • 繁体版|
  • 简体版|
返回
顶部
基层维护社会稳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

    基层稳,则社会稳;基层安,则社会安。当前,从某种意义上讲,村级维稳工作是我们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和前提条件。随着我国已经逐渐步入社会转型期,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,各种农村矛盾问题易发多发,各种利益诉求不断涌现,各种不稳定因素交织叠加,这些都使得农村基层社会稳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复杂。维护农村社会稳定,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而迫切的课题和任务。

    一、面临的问题:

    (1)矛盾纠纷不易化解。随着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,旧有的城乡二元结构逐渐瓦解,新的利益群体和阶层不断产生,随之各种新的利益诉求不断涌现,解决这些问题不仅缺乏一些制度规范,也缺乏有效的实践经验,导致一些矛盾问题久拖不决。同时,随着经济发展的进一步加快,涉法涉诉、征地拆迁、安置补偿、环境污染、涉黑涉恶势力、三大纠纷等问题不断增多,尤其是近几年砂糖橘的大面积扩种,引发的土地纠纷较多较大,这些矛盾和纠纷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,并且难以在短时间内轻易化解,这给社会安全稳定埋下了隐患,也给基层社会综合治理提出了难题。

    (2)安全防控压力不断加大。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进一步转变,农村的治安形势不容乐观,压力不断增大。尤其随着农村留守老人、留守妇女、留守儿童数量的不断增多,很多针对目标人群的刑事犯罪较高。一些从事邪教活动等不法分子把农村作为进行违法活动的重点,加之老人和儿童的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有限,极易产生各种群体性问题。

    (3)提供服务能力相对不足。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权利意识的增强,需要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更加多样化、优质化、科学化和人性化的社会服务。但是,就目前的情况来看,受资金、人员、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制约,很多基层社会治理机构无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,提供给人民群众的社会服务还存在数量不足、方式落后等诸多问题,例如农村养老、医疗救护、小孩就近就学、未成年人的监管等等,亟需加以解决。

    (4)人员队伍建设难度加大。就农村社会治理的现实情况看,主要存在干部队伍的整体水平不高、缺乏年轻干部、工作积极性和能力素质不足等问题,极大地影响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提高,也损害了基层干部队伍的形象。如:村干部的文化水平基本在初中、高中居多,年龄40岁以上居多,有学历又有能力的青壮年外出务工或者搞种植的居多。当前,虽然通过"大学生村官"等活动,解决了一部分人才缺乏的问题,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,要留得住、用得好、发展得起这些年轻的村官,这些问题需要出台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解决。

    (5)思维理念相对落后。当前,个别地区将大部分人力、物力和财力都放在了经济建设上,而对于社会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缺乏足够重视,甚至盲目地认为,只要经济发展了,社会财富增多了,一切社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。同时,没有真正树立一手抓发展,一手抓稳定,两手都要硬的意识,更没有贯彻执行到位。

    (6)治理方式创新不足。一些乡镇、村级组织在进行社会治理的过程中,方式方法缺乏有效创新,运用行政干预手段过多,硬性的规定办法过多,服务机制没有完全跟上,没有做到"疏堵结合",缺乏与人民群众交流沟通的有效载体和机制。同时,一些部门缺乏足够的服务意识,服务水平较低,制定政策和制度的时候,并没有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反倒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本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上,导致很多治理制度形同虚设,无法落实。

    (7)治理机制尚不健全。阻碍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提升的另一原因在于,基层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。在个别基层社会治理的区域中,还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,导致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突出问题责任主体不清,职责权限划分模糊,很容易造成个别部门之间推诿扯皮,导致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化解,从而导致一些极小的事件转化为刑事案件和群体性事件,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;有的群体甚至上访要求解决,信访不信法。

    二、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对策:

    (1)树立基层社会治理新理念。一要突出以人为本理念。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,决不能将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凌驾于人民群众的利益至上,要杜绝官本位思想,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和思想观念。二要突出系统治理理念。在突出党委领导作用的同时,大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,引导和鼓励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,确保基层社会治理能够凝聚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。三要突出依法治理理念。针对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,必须要强化依法治理理念,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和规定办事,树立法治思维,创新法治方式,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。

    (2)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和治理机制。一是以自治组织为重点。基层社会治理要突出自治特点,要让村委会、社区等自治组织充分发挥作用,积极引领人民群众主动进行自我管理、监督、教育和服务,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开放性。二是以服务能力为保障。要创新服务方式,通过社会化方式,引导市场力量参与提供社会服务,努力发展社会化的服务组织和力量,努力培育多种社会服务平台,大力创新各种社会服务载体,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。

    (3)大力推进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,在法治轨道内引导农民有序地进行政治参与,为和谐新农村提供良好稳定的民主政治环境。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就是构建和谐的农村经济与和谐的农村民主政治。农民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主体。在农村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基础上,大力推进农村民主政治的和谐发展,在法治轨道内引导农民有序地进行:民主选举、民主决策、民主管理、民主监督等,引导农民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其政治愿望和利益诉求。

    (4)支持多元经济组织发展,建立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,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和谐发展。和谐的农村必须有发育健全的经济社会组织。这些组织的存在既有利于延伸政府的服务,又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利益和权利,还能对农村社会矛盾进行调适。

    (5)运用执法者的地位和法律武器手段,调整和调节社会利益,解决社会积聚的诸多不和谐问题,促进社会整体上的公平和正义,保证社会在有序中动态发展前进。作为社会道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和维护者,乡级政府要充分利用政府管理教育、科技、文化的主导地位和有利条件,弘扬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和思想文化,引导多元思想文化和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和谐共存,逐步在农村确立诚信友爱道德秩序,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优良的道德舆论环境。

    (6)加强农村矛盾纠纷的排查、化解、稳控工作,尤其是农村的三大纠纷的化解工作,确保农村的平安稳定。由于砂糖橘市场行情较好,近几年来我县部分农户大面积种植砂糖橘,导致土地、山林纠纷不断增加,涉及人数较多、利益较大、且复杂难以处理。同时,三大纠纷的化解工作关系到农民的增收、社会的稳定。所以继续加大对三大纠纷的调处力度,切实维护社会的稳定。

    (7)加强农村的技防、人防。大力推进农村的天网工程和雪亮工程,做到关键的村道、村口、村民集中的地方都安装监控摄像头,做到24小时监控;注意监控设备的维护和管理。同时组建村、屯治安巡逻联防队,加强不定时的巡逻。

    (8)加强农村组织的人才培养。对村干部、村两委委员进行培训,加强硬件建设。切实提高村委委员、干部待遇;切实加强农村的干部队伍建设,加强引进人才的平台建设。